凌晨三点,我在多伦多的公寓里第18次点击汽水音乐的图标——还是那个转了半天最后显示‘区域限制’的灰色界面。桌上凉透的泡面散发着油腻的味道,就像我现在的心情。刷微博看到傻白翻唱RADWIMPS的《呼吸》上了热搜,评论区全是‘耳朵怀孕了’‘单曲循环中’,而我连前奏都听不到。
说真的,在海外最憋屈的就是这种时刻。上周表妹从国内发来语音:‘姐!傻白这次翻唱绝了,特别是那句尘封的泪水凝聚着力量,我哭湿了三张纸巾!’ 我盯着手机屏幕上她发来的30秒音频片段,手指都快把沙发抠出个洞——凭什么他们能听着歌感动落泪,我就只能看文字剧透?
记得去年回国时,我在高铁上单曲循环RADWIMPS的原版《ブレス》,窗外掠过的稻田像绿色的河流。主唱野田洋次郎的声音有种神奇的治愈力,能把车厢里小孩的哭闹都变成背景白噪音。现在傻子与白痴乐队用中文重新诠释,微博上说他们保留了原曲的纯粹,从钢琴引入到弦乐表达,最后落回简单鼓点——光看文字描述,我耳朵已经开始痒了。
我查了下数据,像这样因为版权问题在海外听不了国内音乐app的用户,光是北美就有近200万(来源:2024海外华人数字生活报告)。隔壁租房的留学生小陈更惨,他为了听周杰伦新专辑,居然让国内家人用录音笔录完整首再微信发过来,音质渣得像上世纪收音机。
可能我这么说有点夸张,但当你连续三天刷不到想听的歌,真的会暴躁到想对着太平洋喊话。特别是看到抽奖活动——转发送签名照和周边?我连歌都听不了,转发时都不好意思写听后感,只能干巴巴地说‘求中奖’。
不过说真的,RADWIMPS这首歌选得太妙了。《呼吸》这个主题,现在听着特别有感触——在海外每次想家时,真的会特别注意自己的呼吸节奏,好像多深呼吸几次,就能吸到点故乡的空气。傻白乐队把‘司空见惯的每一次呼吸’唱成‘身在这个世界的初衷’,让我想起去年春节和家里人视频,我妈说‘你那边下雪了吧?呼吸时小心别呛风’。
写到这里时,我终于捣鼓出方法听到了完整版。当那句‘尘封的泪水凝聚着让人类成为真正人类的力量’从耳机里流淌出来时,我居然真的鼻子一酸——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连续熬夜眼睛干涩。你们呢?在海外有没有为了听首新歌折腾到半夜的经历?评论区教教我你们的独门秘籍,我拿三包螺蛳粉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