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两点,刷到网易云那条‘妈妈用眼泪浇灌小树’的乐评时,我正躺在悉尼的公寓里失眠——手机屏幕上那行字,像突然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。
想起去年表妹刚来澳洲留学时,半夜给我打视频哭诉:‘姐,我想听《小孩》缓解想家,结果汽水音乐显示地区限制!’她声音带着哭腔,‘连首歌都听不了,感觉像被世界抛弃了’。
她描述那个画面特别戳心:宿舍书桌上摊着半包没吃完的薯片,笔记本电脑亮着‘抱歉,该内容在您所在地区不可用’的提示,窗外是陌生的南半球星空。她说那一刻特别想闻闻家里阳台上妈妈种的茉莉花香,却只能闻到消毒水味。
其实不止表妹。我在的华人留学生群里,每个月都有三五个人问‘为什么汽水音乐打不开’‘登录总是失败’。有个哥们更惨,他攒了好久钱买了个会员想听周杰伦,结果发现大部分歌都是灰色的,最后只能对着《晴天》的灰色封面发呆。
说真的,音乐对海外华人来说,不只是消遣。它可能是唯一能瞬间带你回到国内夜市、高中教室、老家巷口的东西。当那句‘该歌曲因版权限制无法播放’弹出来时,切断的不仅是一首歌,还有好不容易营造的‘回家’幻觉。
就像那条乐评里写的——我们这些在异国他乡长大的‘小树’,确实需要某些东西来‘浇灌’。对表妹来说,可能就是深夜能顺利播放的《小孩》;对群里那个哥们,可能是完整听完《晴天》的权利。
写完这些,我给表妹发了条语音:‘看到个乐评想起你了,现在能正常听歌了吗?’她秒回个哭脸:‘还是老样子,不过我发现了个方法…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