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悉尼的朋友给我连发五条语音:「快救救我!王铮亮新歌《慢慢来》在网易云首发,我这显示『该地区无法播放』,急得我奶茶吸管都咬扁了!」
这场景太熟悉了——去年冬天在多伦多图书馆,我也曾对着手机里的灰色歌单抓狂。那天窗外飘着雪,耳机里却只能听到冰冷的提示音:「因版权限制,该资源暂时不可用」。
说真的,王铮亮这首歌来得太是时候。当所有人都在催你「快点再快点」时,他轻轻唱着「孤独不必被拯救,但可以被照亮」,像深夜便利店那杯永远温着的关东煮汤。可当你想安静听歌时,版权限制的红色感叹号比早高峰地铁还让人窒息。
我查了数据,海外华人音乐平台使用障碍率高达62%(来源:2024海外文娱消费报告)。上周温哥华的学姐还吐槽:「我充了年费VIP,结果《慢慢来》的MV加载条比春运火车还慢」。
记得第一次在伦敦成功解锁国内歌单时,咖啡店老板问我为什么对着《成都》又哭又笑——他不知道,那刻我耳机里流淌的不只是旋律,还有老家巷口烧烤摊的烟火气。
写到这里,墨尔本的学妹发来消息:「姐,刚试了你教的第三招,现在正单曲循环《慢慢来》做PPT,老板说我今天工作效率暴涨!」 其实哪有什么黑科技?不过是帮音乐找回它本该有的样子:无论你在东京塔下还是纽约地铁,只要想听,光就会慢慢来到你耳边。